中国雾霾城市排名(中国有雾霾的城市排名)

时间:2022-12-14 13:04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报告(五)(五)大城市能耗相对较高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

2021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报告(五)

(五)大城市能耗相对较高

节能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于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中国城市化加速,对能源需求提出了新挑战,因此标准排名将能源消费作为城市绿色低碳指数的关键指标,并通过人均城市供气量、人均城市集中供热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三大子系数进行阐释。

1.人均城市供气量

人均城市供气量是衡量城市能源消费的重要指标之一。城市燃气作为城市能源结构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在城市现代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中国城市燃气生产和供应行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改变能源结构、改善大气质量的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随着上游输配管道长度的不断增加和下游用气需求量的持续攀升,中国的燃气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城市燃气的气源角度来看,城市燃气气源主要有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三大类。

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工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分别为1.85万吨(23.15亿立方米)、1.12亿吨(1563.71亿立方米)、833.71万吨。

据人均供气量正态分布显示,2020年万人供气量处于37.6~656.13吨的城市数量最多,为107个,占比高达63.69%;处于656.13~1274.67吨的城市数量次之,为42个;其他19个城市的万人供气量均高于1274.67吨。

研究发现,2020年吕梁市的万人供气量最少,为37.6吨,周口市为67.12吨,朝阳市为77.38吨,成为万人供气量较少的3个城市。还有,驻马店市(84.08吨)和黄冈市(99.65吨)的万人供气量均小于100吨。

此外,2020年万人供气量较多的城市分别为绍兴市(2011.12吨)、常州市(2107.69吨)、淄博市(2503.55吨)、银川市(2572.74吨)、上海市(2701.14吨)、包头市(2853.44吨)、兰州市(2882.18吨)、天津市(3156.12吨)、西宁市(3836.52吨)、乌鲁木齐市(5095.63吨)和北京市(6221.94吨)。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天然气供气总量为1330.15万吨(185.41亿立方米),其中销售量达1270.56万吨(177.95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供应总量为31.83万吨,其中销售量达29.24万吨。

万人供气量较多的城市,通常是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西气东输路线前端的城市。通常人工煤气由于成本高、气质差以及气源厂在生产过程中污染环境,正在逐步退出人们的视线;而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便捷的能源更受青睐。目前,中国城市燃气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已经形成了优先采用天然气的格局,城市燃气消费以天然气为主。

2.人均城市集中供热量

城市集中供热,是城市能源建设的一项基础设施。城市集中供热的优势主要有提高能源使用率、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降低供热成本等。标准排名选取人均城市集中供热量作为衡量城市能源消耗系数的另一关键指标。

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系统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城市供热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蒸汽供热总量为65054万吉焦,同比减少了13万吉焦;热水供热总量为345004万吉焦,同比增加了17529万吉焦。

与此同时,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范围与规模不断扩大,2020年中国城市蒸汽供热能力达每小时10.3万吨;热水供热能力达56.6万兆瓦。

数据显示,2020年人均供热量小于3.22吉焦的城市有41个;处于3.22~6.43的城市有10个;处于6.43~9.65的城市有14个。

2020年人均供热量较少的3个城市为宿州市(0.01吉焦)、荆门市(0.13吉焦)、襄阳市为(0.3吉焦)。此外,人均供热量不超过1吉焦的城市还有驻马店市(0.47吉焦)、池州市(0.51吉焦)、南阳市

(0.53吉焦)、滁州市(0.58吉焦)、菏泽市(0.61吉焦)、黄石市(0.76吉焦)、许昌市(0.87吉焦)和渭南市(0.9吉焦)。

而大连市、包头市、乌鲁木齐市、哈尔滨市、西宁市、沈阳市和呼和浩特市的人均供热量均超过15吉焦,其中呼和浩特市超过30吉焦。

集中供热已成为中国北方地区供热的主流选择,目前在中国的北京、哈尔滨等城市中,已经初步形成了较大规模的城市集中供热网络。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集中供热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中国城市供热面积为98.82亿平方米。

这也意味着,中国北方地区在冬季供暖消耗了大量化石燃料,其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是引起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供暖锅炉由于治污设施运行不稳定,也会额外增加污染物排放量,容易出现区域性污染过程。

面对当前集中供热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全面合理规划、技术提升等措施,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集中供热发展。整体来看,环保、节能、适宜、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供热方式,将成为未来供热行业发展的方向。

3.人均碳排放量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发出的庄严承诺。如期达成“双碳”目标,既是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以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城市消耗了全世界78%的能源,超过6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城市地区,因此城市是开展碳减排行动和实施低碳发展战略的主阵地。

标准排名通过综合能源消费量测算人均碳排放量,没有公布该数据的城市标准排名通过用电量、供热量和供气量等进行测算(数据不全,小于实际碳排放量)。

据国家统计局核算,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49.8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2.16%。其中,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8%,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15.9%,比2005年提升了8.5个百分点,对煤炭消费的依赖显著下降。

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碳排放强度比2015年降低了18.8%,比2005年降低48.4%,超过了向国际社会承诺的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标准排名监测的数据显示,2020年周口市以0.55吨人均碳排放量成为最低的城市,驻马店市以0.81吨人均碳排放量排名第二,信阳以0.85吨人均碳排放量位居第三。

此外,人均碳排放量较高的城市分别为潍坊市(21.42吨)、新余市(22.01吨)、济宁市(22.3吨)、马鞍山市(26.8吨)、唐山市(41.98吨),相对来说,属于工业密集城市,人均碳排放量高于20吨。

根据正态分布模型测算发现,人均碳排放量在0.45~4.59吨的城市数量最多,高达74个;在4.59~8.74吨的城市数量为29个,合计在168个监测城市中的占比约为61.31%。

根据BP世界能源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8.94亿吨,较2019年增加了0.88亿吨。作为碳减排的主战场——城市如何才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这就要求城市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绿能替代的同时,构建城市低碳产业体系、绿色交通体系、智能家居体系、城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绿色低碳智慧城市。

(六)废弃物再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城市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增长很快,如何有效恰当的处理庞大的固体垃圾,事关城市经济发展、水资源、土壤资源和环境保护。因此,标准排名引入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和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作为衡量城市废弃物再利用系数的关键指标。

1.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一度呈现爆发式增长,人均固废排放量已经超过某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综合利用仍然是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主要途径,部分城市对历史堆存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处置。近年来,受环保政策约束,各地对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作非常重视。2020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达36.75亿吨,综合利用量达到20.38亿吨。

从标准排名监测的168个城市来看,2020年铜陵的人均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最高,为10.18吨;马鞍山次之,为8.83吨;排名第三的是晋城,为8.59吨。除了上述3个城市,进入人均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前十的城市为新余市(6.75吨)、滨州市(6.54吨)、日照市(5.92吨)、池州市(4.96吨)、聊城市(2.8吨)、宜昌市(2.48吨)、铜川市(2.37吨)。

从正态分布的测算模型中可知,人均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量在0.01~1.03吨之间的城市数量最多,为43个;在1.03~2.04吨的城市数量居于第二,为25个;在2.04~3.06吨的城市数量居于第三,为9个。

上述数据显示,中国各个城市的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较大,利用难度也大,这也增加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再利用的难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长期主旋律,一般及大宗工业固废的资源综合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之一。

因此,宏观环境长期利好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各城市需要围绕自身的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实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的高技术含量、高品质、高性能及高附加值。

2.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

垃圾是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排出量大,成分复杂多样,如不能妥善处理,就会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因此,生活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处理尤为重要。标准排名将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作为衡量废弃物再利用系数的另一关键指标。

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为2.35亿吨,无害化处理能力达96.35万吨/日。目前,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在中国大部分城市建立。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有1287座,同比增长8.79%。

数据显示,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最大的城市是东莞市(0.47吨),海口市(0.45吨)排在第二,珠海市以0.44吨的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位列第三。此外,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较好的城市还有厦门市、西宁市、北京市、南京市、上海市、乌鲁木齐市、武汉市、广州市、杭州市和舟山市。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正态分布显示,人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介于0.048~0.096吨的数量最多,有65个城市;其次在0.096~0.144吨的城市,有35个;在0.144~0.192吨的城市,有22个;在0.192~0.24吨的城市,有26个。

值得注意的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固废法实施以来,重点领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启动,各省(区、市)均已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垃圾分类习惯加快养成。到2020年底,46个试点城市垃圾分类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94.6%,回收利用率平均达到36.2%。


    “中国雾霾城市排名(中国有雾霾的城市排名)”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