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不完全统计数据,除上海市、湖北省、西藏自治区外,28省份已公布202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整体来看,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高于城镇私营单位,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6837元,对比“全国平均线”,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青海6省份平均工资超过全国。 最新28省份平均工资出炉!北京非私营单位年薪194651元位居第一 北京非私营单位年薪19.46万,哪怕是在税前,也是个很大的数字了,暂居第一。而且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明细还可以知道:收入最高的非私营单位行业是金融业,税前平均工资达到了39万,总人数42万人,这是在情理之中的,毕竟帝都是各大金融机构的总部所在,在里面上班的许多都是中层甚至管理层。第二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就是互联网和计算机相关行业,平均工资29万,在互联网行业后面是卫生行业。最低的是农业,仅有6.5万。不过人数相对也是最少的,还有就是住宿业和服务业了。 平均工资和每个人的钱包都息息相关,为啥大部分人总感觉“拖后腿”“被平均”? 首先,我们几乎所有人对工资收入的感觉往往是依据拿到手的实发工资,但统计部门统计的工资是税前工资,这些数据都包含了到手工资、各种税以及社保公积金等公司代缴部分,所以和实际到手有较大差距,按照以前的经验,通常应该在1.5-2倍的差距左右;而非私营单位通常缴纳各种金都比较完善,所以这部分会差距更大一些。 其次,平均工资不等于个人工资,不能简单拿个人工资与总体平均工资进行直接比较,工资和收入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 平均值往往偏离并高于一般水平,所以大多数个体数据是低于平均值的。 最后,随着信息化发展,近几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工资水平与增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加之疫情防控需要,在线消费需求旺盛,带动了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行业平均工资的增长,所以综上所看,这个数据也是很客观的,大家对此怎么看呢?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可以在下方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