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试资料网 > 会计 > 会计资讯 >

高职单招文化考试冲刺模拟卷答案语文模拟题十八章(职高语文高考全真模拟卷六答案)

时间:2023-02-23 14:02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高职单招文化考试冲刺模拟卷答案语文模拟题十八章(职高语文高考全真模拟卷六答案)

高职单招文化考试冲刺模拟卷答案语文模拟题十八章(职高语文高考全真模拟卷六答案)

admin2周前免费1

四川省2016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文化素质(中职类)语文模拟试题

1、单招文化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考试大综合,加考其他内容看考生类型。

2、四川省2016年高职院校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文化素质(中职类)语文模拟试题和答案可以去“育龙单招平台”找找,那里挺多的。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以及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坊间(fǎng) 臧否(pǐ) 瞭望台(liào) 不可小觑(qù)

B.罡风(gāng) 启碇(diàn) 好来坞(wù) 冰冷成坨(tuó)

C.甄别(zhēn) 不啻(chì) 处方药(chù) 外强中干(gān)

D.屐痕(jī) 苔藓(tái) 豁出去(huō) 长歌当哭(dā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一年一度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迄今为止已经是第57届了,做为业界认为的“世界最重要新闻摄影奖”,吸引了世界上众多专业新闻摄影家、摄影记者、记实摄影师参赛,2014年有三位中国摄影师获奖。

B.在《西游降魔篇》里,我们既能看到那个久违的、足以让铁竿“星迷”在影院撒欢儿的周星驰;同时也能看到一个想要对创新和守旧两手都抓的北上香港导演的努力。

C.5月11日,受暴雨袭击,深圳城区大面积受淹,各部门紧急弛援深圳交警,协调社会救援拖车共530辆,截止今天下午16时,深圳有2000辆汽车被淹。

D.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文章,曾使多少中国人迅速从醉生梦死中苏醒过来,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备受关注的番禺“房叔”事件,广东省纪委常委刘连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官员若不如实申报财产,一经发现,将一概先停职再调查。

B.李师傅除了每天准时上班勤奋工作,既不抽烟,也不喝酒,更不赌博,全无不良嗜好。

C.梁启超的子女们都很有教养,他们富有同情心、感恩心,处事礼数周到,这与梁启超先生对他们的耳提面命分不开。

D.在强调终极关怀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不及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冷漠窥视着蓝可儿在电梯里的举动,津津有味地旁观一个生命的逝去,如果这一案件真的不存在凶手,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并不一定比他多仁慈,因为通过新技术,我们也已经参与其中。

B.据市旅游局透露,今年本市将以抓住《国民休闲计划》的出台为契机,要为市民规划出不少于八条郊野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全民旅游发展。

C.他的个头几乎是普通新生婴儿的两倍大,这个圆滚滚的大块头婴儿将助产士们和父亲罗伯特看得目瞪口呆。

D.在杭州地铁一号线“乔司南”“乔司”及“翁梅”这三处高架站台内,候车站台的穹顶和侧壁上有多处玻璃如蛛网般呈辐射状碎裂开来,明显暴露在乘客周围的就有约20块。

5.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简明、得体的一项是( )

A.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

B.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6.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4分)

近日,一项针对国内256所大学(其中既有综合性大学,也有专业性院校)的调查显示,有192所学校的校训都是“四词八字”的口号式,还有个别大学校训甚至完全相同,高校校训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记者搜集整理了39所院校的校训后发现,“求实”、“创新”、“厚德”、“博学”雷同率较高,其中有11个校训竟都出现了“创新”一词。与此相对的是,超六成大学生直言对校训“不感冒”,认为只是“摆设”。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2分)

7.下面是“提升中国公民旅游素质行动计划”的图标,仔细观察后,根据要求答题。(5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图标。(2分)

(2)请说明该图标所象征的寓意(3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随着“80后”、“90后”加入当代艺术的阵营,年轻艺术家开始大量制造流行美学与多媒体装置结合的作品,这些装置类似酒吧的另类装修、舞台美术或者游乐园装置;后来,这些装置又逐渐被消费主义文化的小清新美学所取代。当然,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

当代艺术是当下时代的“先锋”,它一定是小众的艺术。有些先锋艺术过了十几年后,成为一种被重复模仿的套路,这种“先锋”就不再是先锋了。有人将一些由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归结为“先锋已死”,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或“先锋”不再可能,这是一种“死亡论”的翻版。

“先锋”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如果按照过去的形式上的先锋特征去识别,它显然消失了。但实际上“先锋”总是以不同形式和思想一再出现,只是它永远不在大多数人的视线内,等其被大多数人关注时,它已是一种以流行风尚浮出水面的“过去的先锋”。

还有一种先锋是隐藏在大众文化外衣下的,公众不太容易识别它的“先锋性”。上世纪“二战”后,先锋艺术不再以抽象艺术、观念艺术、贫穷艺术等与大众文化在形式上差异明显的方式出现,而是采用大众文化的“表皮”,在叙事和观念上保持先锋,这样“先锋”就能通过商业系统深入公众,并获得市场收入。比如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叙事上非常“先锋”,但公众未能透过表象识别其中的深层探索。

社会对先锋艺术的认识,同职业圈层的艺术认识有一个时间差。比如,社会和媒体认为只要使用了行为艺术、Video(影像)等形式,就是先锋艺术。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这种艺术形式刚刚兴起,只要使用了这一形式,不管内容如何,都可算作前卫艺术。但行为艺术、Video成为艺术界普遍使用的形式时,就不能再以形式作为前卫的判断依据。

另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认识误区,是把“当代”的含义理解成“时尚”,“小清新”美学即是一例。当代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直面痛苦的现代性文化。小清新美学中不包含对痛苦的深度观照,它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将自己塑造成接近宠物的可爱化,以从众的方式成为多数人美学的一部分。在多元主义的社会中,小清新美学有其存在的权利,但它缺乏批判意识。

先锋以有关艺术和精神史的探索为使命,这种探索是不可能在“小清新”状态中发生的。中国仍然处在一种政治变革和文化转型的艰难进程中,人民在史无前例的历史变革中承受着改革阵痛,这一时代现实也不可能以一种小清新美学来承载,当代艺术需要继续在改革进程中扮演其具有精神力量的先锋角色。

(选自《中国文化报》,略有改动)

8.下列对“先锋艺术”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先锋艺术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十几年之后就会形成一种僵硬不变的“套路”。

B.先锋艺术具有小众性,当大多数人以流行风尚关注时,它已不再具有先锋性了。

C.先锋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在持续地变革,所以无法形成一个固定不变的流派。

D.先锋艺术与时尚的区别在于,时尚只追求愉悦而不直面过去年代里的痛苦记忆。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追求一种消费主义的愉悦感,是产生小清新美学的一个原因。

B.因为大众文化具有“表皮”的特征,所以社会接受先锋艺术,往往滞后于职业圈层。

C.当行为艺术这种形式已被艺术界普遍使用时,它是否属于“前卫艺术”就值得怀疑了。

D.我们不能依据最初的先锋变为僵硬不变“套路”的现象,就认为这个年代没有先锋了。

10.结合上下文内容,指出作者认为“小清新美学不具备当代艺术的精神内涵”的理由。(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

[美国]巴纳德

他们带着的盒子里装着一个奇怪的承诺,而只有这个承诺让他们在这致命的雨林里保持前进……四个憔悴不堪的男人从原始的森林走来,他们就像人类在睡眠中走路般地走着,又好像有一个监工拿着长鞭在驱策他们一样,忍耐力已经到达极限了。他们的胡子缠结在一起,皮肤上都是溃烂的伤口,还有水蛭吸他们的血。他们彼此憎恨,那是一种被责任和无止尽的森林所限制的恨。随着时间的过去,他们更恨那个盒子。然而,他们还是小心地带着它,就好像它是圣经里诺亚的方舟一样。

“我们必须把马葛拉夫的东西带到目的地,”他们无奈地说,“他是个好人,我们向他保证过。”

对于到达终点后的奖赏他们没说什么,但每个人都在心里念着想着。他们跟着马葛拉夫到这个绿色的地狱来是因为他事先付了很多钱给他们。现在他死了,他们却还活着。死亡击倒了他——一些急性的热带传染病结束了他的地质学狂热。如果马葛拉夫要他们带的是黄金,他们对整件事会觉得较有头绪。但马葛拉夫曾经笑着对他们说:“科学上已经发现有些物质比黄金更有价值。”

本来他们认为马葛拉夫已经失败了,他在森林里找到的只有死亡。然而事情又似乎不是如此,他交给他们带回去的盒子颇重,这个盒子是他自己做的,质地很粗糙。当他知道自己已经注定要死时,他把盒子包好封住,里面装着只有这个科学家自己知道的秘密。

“这个盒子必须靠你们四个人合力才能搬回去——每次两个人,”马葛拉夫这样告诉他们,“你们必须轮流,我要你们每个人答应我随身带着它,直到安全送达为止。你们可以在盒盖上找到地址,如果你们能把它送到海边我的朋友麦当劳教授那儿,那你们所得到的将比黄金更有价值。你们不会失败吧?我可以向你们保证你们一定会被奖赏的。”

他们答应了,因为他是个垂死的人,而且他们尊敬他。有很多次,当森林里无止尽的单调沉闷快要吞噬他们的时候,就是他的人格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否则,他们可能已经无法避免地吵起来了。然后,马葛拉夫对他们笑一笑就死了。他安静地死去,就像他做所有事一样。

他们把他葬在森林的深处,脱下帽子向他致敬。当泥块掉进墓穴时,整个森林显得更大更具有威胁性了,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变得矮小许多。一种恐怖的孤寂随着马葛拉夫的去世吞噬了大家,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像他一样死在无人知的森林里。

他们是一个很奇特的组合:巴利是个学生,麦卡第是个厨师;强生是个落魄的无业游民;还有吉米?赛克斯,是个水手。赛克斯有罗盘和地图,当他们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他总会拿出来仔细研究一番。他们很想念马葛拉夫,以前他总是能在不可思议的混乱危险中找到继续前进的理由;而现在,他没有办法再用他的乐观主义来鼓舞他们了。起初,他们还能互相交谈,声音对他们而言是很重要的……很快地,交谈的内容只剩下对他们所带的盒子的诅咒,因为他们必须吃力地抬着它穿过重重森林……然后,沉寂吞蚀了每个人。最后是比沉寂更糟糕的事。强生变得神经兮兮;麦卡第的脸则变得愈来愈深沉郁闷;至于赛克斯,他对这像高墙一般,会使人陷在里面的丛林产生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恐惧。他念着他家,又说他几年来一直想找机会回家看他太太和孩子——而现在却永远回不去了。学生巴利很少说话,但有个女孩一直盘绕在他的脑海。每次想到那女孩一定会联想到那舞会、月光下的散步,和最后一天含泪的道别。

有时,他们其中一人会祈祷——用一种喊叫的方式,其他人听来还以为是诅咒;上帝创造了这个可怕的丛林,这些怪异的树和花,它们是那么的巨大以致于人好像变成侏儒了。然而,人是永远无法战胜自然的,所以只好屈服。即使当马葛拉夫跟他们在一起时,他们之间也还常有口角和争执,但他的人格和他的理由——最后也变成他们的理由——总能平息这些争吵。现在,剩下的只有马葛拉夫的盒子,他们的力气愈来愈小,盒子似乎愈来愈重。当其他事情已经变成不太真实时,它的重量却似乎更真实。他们的心里反抗这一切,这盒子的重量却把他们的身体结合在一起;当他们想分开时,它把他们锁在一起。一次又一次的轮流已经变成一种例行的机械化的动作,使他们忘了要分开;如果只有两个人的话,很可能他们已经放弃了。他们恨这个盒子就像犯人恨他们的镣铐一样,但他们还是带着这个盒子就像当初他们承诺马葛拉夫会做到一样。

突然间,奇迹一般,展开在他们眼前的不再是黑暗的丛林。

“天啊!”赛克斯叫着,“我们做到了!”他们所要的只求能把盒子送到,而现在他们做到了。最后,他们找到了那穿着皱巴巴的白西装,已经退休了的教授。休息过后,麦当劳教授给他们食物吃,然后他们把对马葛拉夫的承诺告诉了他,并提了报酬的事。可是,老人伸出他的手做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手势。

“我什么都没有,”他说,“除了我的感谢外,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马葛拉夫是我的朋友,他是个善良有智慧的人。你们守住承诺,做到他所要求的事,我所能做的只有谢谢你们。”

“报酬在盒子里!”强生用嘶哑的声音大声说。

“打开它!”塞克斯饥渴地回应道。

盒子里的东西让所有人傻了眼——除了沉重的石块还是沉重的石块!

厨师麦卡第爆发了。“我总认为那家伙是疯子。竟然告诉我们会得到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愤怒写满了三个男人的脸。

只有学生巴利说:“冷静点,朋友们,我们确实得到了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

(有删改)

11.设置悬念是小说创作的常见手法,悬念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请指出作者在文中设置的两个悬念。(2分)

12.简析标题“四个男人和一个盒子”的作用。(4分)

13.文中多次写到原始森林,请概括它的特点,简析它的作用。 (4分)

14.马葛拉夫一直没有正面出现,但这一人物给人印象深刻,请结合小说内容赏析其形象。(5分)

15.小说最后一句话中的“比黄金更有价值的东西”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比黄金更有价值?请结合文意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出炉)

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而是在高三这一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忍不拔的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 文化 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 总结 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 学习 经验 ,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 方法 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 想象力 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 故事 ,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B.“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C.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D.“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7.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B.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C.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D.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8.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 历史故事 ,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 出国 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B.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C.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C.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B.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 句子 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14.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16.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 成语 。(3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21.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 文章 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 围棋 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技巧

在安排复习内容时应侧重于以下方面:一是回顾整理,二是抓增长点。这一阶段,一些长期无法解决且对自己预期成绩影响不大的突出难点,可以适当放手,腾出精力回顾整理。“回顾整理”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和巩固,同时让知识进一步形成网络体系,使自己对高考相关“知识点”把握更全面,站得更高,看得更清。

“抓增长点”则有助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增分的可能。具体做法上,建议考生把重要的讲义作一次整理,精选出专项训练和综合练习中最具代表性的材料。然后,回看这些材料中的典题,结合考前指导和笔记对知识点或答题方法进行回顾,巩固知识体系,并从中查找存在问题,遇到疑问及时咨询老师或同学,加以解决。个别重要考点可在老师帮助下进行微专题突破。特别是课内外名篇名句,最后阶段一定要坚持巩固,确保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2022年全国新高考Ⅰ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出炉)相关文章:

★ 江西2022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全国甲卷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未公布)

★ 2022全国高考语文广西卷真题及答案

★ 2021新高考1卷语文试题答案

★ 2022年高考浙江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2年高考云南卷语文真题及答案

★ 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览(2022版)

★ 2022全国乙卷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模拟)

★ 2022年高考北京卷语文作文题目二及解析


    “高职单招文化考试冲刺模拟卷答案语文模拟题十八章(职高语文高考全真模拟卷六答案)”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