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3b大学(广州3b大学学费多少?)

时间:2022-11-27 01:36来源:考试资源网 考试资料网
5月3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为期两天的校园开放日。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高考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近距离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正在进行中的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体验这座被学生昵称为“广

5月3日上午,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迎来了为期两天的校园开放日。在严格遵守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高考考生及家长走进校园,近距离了解华南理工大学正在进行中的2022年综合评价招生,体验这座被学生昵称为“广州柠檬校区”的在地国际化校园。

综评政策:今年报考华工有这些亮点和变化

在广州国际校区开放日现场,记者了解到,今年华南理工大学再次面向广东、上海、江苏、山东、浙江等五省市开展大规模综合评价招生,即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占60%)、学校考核成绩(占30%)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10%)”(简称“631”)进行综合评价招生,择优录取。

与去年相比,今年有四个地方需要广东省的高考考生和家长留意。

首先,为了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和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进一步发挥广州国际校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的引领示范及辐射作用,华工今年增加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的招生计划。相比较去年,今年在广东省投放的总计划数由去年的250人增加到了270人。

其次,今年学校考核部分增加了机试环节,该环节主要考察考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学校将根据机试成绩划定面试资格线,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沟通与团队协作、创新潜质与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最终学校的考核成绩将由机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比例折算而成。

第三,广东省线上报名截止日期为5月7日18:00,有意报考的考生要在这一时间之前登录“高校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综合评价报名系统完成网上报名。预计6月9日左右,华工将在本科招生网公布初审通过考生名单。

最后一个要提醒的是,考生即将入读的广州国际校区引入了全球优秀教育资源,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国际化教育,采用全英文授课,非英语语种的考生请慎重报考。

据介绍,今年华南理工大学综合评价招生设有8个热门前沿交叉学科专业,分别是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的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的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前沿软物质学院的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未来技术学院的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这些专业均在广州国际校区,该校区是华南理工大学继五山校区、大学城校区之后设置的第三个校区,被认为是华南理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先手棋”。

办学理念:“在地国际化”+“学生永远在C位”

2017年,华南理工大学工科排名上升到全球高校第22位,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正式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新征程中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深刻思索,学校响应“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与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四方签约,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布局新工科的校区。

广州国际校区坚持“中方为主、国际协同”,以“成为理工特色、世界一流、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校区”为办学目标,采用“在地国际化”这一办学新范式,即立足中国实际,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全球优质教育资源,提供沉浸式国际化成长环境,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国际化教育。

签约后,广州国际校区的建设与招生工作就以“新时代的广州速度”进行:2018年,校区开始招收研究生;2019年9月,校区投入使用,迎来首届本科生。在这个过程中,10个新工科学院与若干高端研究院的架构确立,陆续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改革试点,峻德书院、铭城书院先后投入使用。最终,校区将达到12000名在校生和1200名高水平师资的办学规模。

在最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的育人理念、“为未知而教,为未来而学”的教学理念、“实践驱动”的学习理念,全面提升师资、课程、教学、平台、项目等诸要素的质量与水平。2019年5月,华南理工大学发布“新工科F计划”,广州国际校区整体作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试验区”率先实施该计划,深入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工科领军人才。

人才培养:国际化教育模式+开放环境成长体验

在名称中就直接赋予“国际”二字,“在地国际化”办学的广州国际校区,国际化元素无处不在。

校区构建接轨国际的课程体系,开展全英文互动式教学,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引入海外名校合授课程和暑期线上国际课程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美国密西根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等多所海外名校签署校级合作协议,为学生设立超70个各类国际交流项目,跨境学习交流机会多多,使全体学生在国内就能获得国际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

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积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工科优势,发起或参与中欧工程教育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英大学工程教育与研究联盟、中国-东盟教育培训联盟、粤港澳高校创新创业联盟等20余个全球性或区域性教育联盟。“境外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为广州国际校区的对外合作带来了丰富的选择与无限的可能。

以生为本,以师为根。目前,广州国际校区已初步形成一支国内外院士领衔的,以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为主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师资队伍。其中,新聘师资队伍100%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工作经历,直接从海外引进人员占比超90%。高层次人才占比超60%,40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78%。近50人的管理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3岁,其中有超过1/3的人员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广州国际校区注重为学生创造开放环境的成长体验。校区在建设之初就强调“中西合璧、博雅合璧、传统与现代合璧、科学与人文合璧”,建设万物互联的智慧校园。学生们在智慧课室里上课,体验AI赋能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升级的创新工场,以及本科阶段就能进入的专业实验室里参与双创活动,充分利用面向未来的先进科研实践平台;在采用“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人均超过4平米师生共享功能成长空间的“一站式”学生社区里学习生活,与包括院士在内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朋辈导生为伴,感受“老师就是导师,书院也是学院,校区即是社区”的沉浸式育人环境,实现从学习、生活到成长的方方面面,在多元化的成长社区里德才兼备、知行兼修、通专兼顾。

“给万物多一种‘IF’”的创新工场,见证着广州国际校区开放环境的升级优化。其1.0版本为国际化先进公共基础实验中心,包含化学、物理、电子电工、计算机实验室 52 间,设备 2120 台套;创新工场2.0版本新建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室、无人机创新室、VR+教育创新平台、电子工艺创新室、3D打印实训室、特种加工实训室、五轴加工中心实训室等实验室;3.0版本更是提供了竞赛培训、创业训练、商业培训、管理培训等更丰富的资源。

累累硕果:优异学业表现+爱的相互传递

自招收首届本科生以来,广州国际校区的各专业就是学生报考的热门选择。特别是去年,华南理工大学首次在广州国际校区大规模推行综合评价招生,就取得了开门红。从录取结果看生源质量依然很高,共有366人有学科特长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并获奖,其中获得五大学科奥赛省级以上奖项的有53人,所有考生高考英语平均成绩为129.3分。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录取的2021级考生林家豪表示,报考广州国际校区是看中了华南理工大学一流的国际化资源,希望在这里成长为国际化领军人才,为国家医疗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做出贡献。

据统计,广州国际校区入学第一个月就有高达49%的新生提交入党申请书,超40%的高年级学生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必修课及格率98.6%、社会实践参与率96%;高年级学生首次参评即获学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校园十佳班集体”;本科国家奖学金得主智育、综测成绩全部双第一;校运会一举打破其他学院十四年的连胜记录,将团体冠军收入囊中。在刚刚结束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广州国际校区2021级本科新生取得了99.1%的超高通过率。

近期,又有9位高年级学生被世界大学排名第42位的鲁汶大学2+2双学位项目录取。微电子学院本科生吕圣哲正是其中一员,他在入学后获国家奖学金,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京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大赛,均获得优异成绩。他说:“广州国际校区给我们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不论我们选择何种发展方向,都可以收获来自校区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勇敢追梦。” (中国日报社广东记者站)


    “广州3b大学(广州3b大学学费多少?)”由考试资料网(www.kszl.net)整理!仅供学习参考!具体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分隔线----------------------------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