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料网移动版

考试资料网 > 会计 > 会计资讯 >

党员互评50个缺点(党员互评50个缺点及整改措施)

基层党组织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而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则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是我们党由弱变强、从困难中奋起、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鲜明品格和最大优势。如何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村党支部召开“幸福议事会”,征求村民意见

破解“三化”问题,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破口

“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是当前基层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和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症结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抓基层打基础,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但随着基层党建实践地向前推进,“三化”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存在。

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化”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部分基层干部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中的认知误区、价值偏差、方法不科学造成的。

把党的领导错误地理解为管理。党的全面领导绝对不是包揽一切,不是要包办具体的事情,而是“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党的领导一靠政策的正确,二靠广大党员、党的各级干部的模范工作,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特别要靠与群众密切接触的基层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而不是颐指气使地指挥和管理群众。认知上的错误会导致实践上的错位,该发挥作用的地方缺失,不该参与的时候乱作为,不仅不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反而会限制基层党组织政治领导上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致其“弱化”。

基层党建的立足点和价值标准偏差的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是什么,基层党建好坏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基层党的建设本身应该不是目的,不是为了党建而党建。基层党建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基层党的工作,加强基层政治引领,凝聚民心,推进国家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认同不认同才是基层党建水平的价值标准。现实中一些基层组织仅仅停留在党建的形式上,党建与人民群众脱离、与业务工作脱节,进而导致其“虚化”。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缺位、错位问题。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和其他基层党组织,各有各的职责。《党章》中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街道、乡、镇党的基层委员会和村、社区党组织,领导本地区的工作和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和保证行政组织、经济组织和群众自治组织充分行使职权”;比如,“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但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很多方面存在着职责不明、权责不清的问题。一些基层党组织承担了不应该承担或者承担不好的责任。同时,上级党组织也存在对基层党组织管理的错位、缺位或者不到位等问题,造成基层党组织角色处于尴尬境地,从而导致其“边缘化”。

新时代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需要坚持自我革命不放松,这个既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需要,更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实现长期执政、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提升组织力,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突出政治功能。基层党组织不同于一般的基层组织,它是一个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其根本属性,政治功能是其主要功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广大党员、群众自觉以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济工作花的力气大,而在抓思想政治工作中偏弱,政治引领力不够明显;一些国有企业的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放在生产发展和企业利润上,而基层党组织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政治功能则发挥得不明显。政治功能不强,是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以自我革命精神加以解决。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住民心这个根本。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弱的关键在提高顺应民心、赢得民心的能力。回顾百年党史,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是一条宝贵经验。基层党组织与人民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是党执政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同时,人民群众也是从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身上了解和认识我们党。人民群众对我们党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不仅看我们怎么说的,更要看我们是怎么做的,特别是身边的党员和干部。当前,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的个别党员、干部的“四风”问题还比较突出,群众十分反感。因此,必须正视问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严肃党的组织生活。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自我革命精神,就是要以敢于正视自身问题的勇气、以刀刃向内的胆魄、以革故鼎新的精神,破解自身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把严肃党的组织生活,作为主动查找并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作为锻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的主要渠道。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力避走过场;坚持谈心谈话、做好党员的民主评议等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特别是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我们党的制胜法宝。公开进行自我批评,不但不会降低党的威信,也不会降低基层党组织以及党员和干部的威信,反而会更加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从而进一步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同时,既要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又要不断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切实提高活动实效,特别要让党组织活动真正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生活,进而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村干部与蜂农一同查看蜜蜂生长情况

党支部强弱,决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

基层党支部建设是否坚强有力,党员作用发挥是否突出,关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水平,更关乎党执政基础能否坚如磐石。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这既体现了党支部建设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为基层党组织抓好党支部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照这些规定和要求,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基层党支部建设,使党支部切实担负好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等七项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把作为“肌体细胞”的每个支部都建成坚强的战斗堡垒,让每名党员都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坚守人民立场,不断自我净化。新时代基层党支部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自我净化的源泉,以坚守人民立场为自我净化的价值标准,切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这一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净化和纯洁自己的思想,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以崇高革命理想和旺盛革命斗志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党支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人民根本立场,切实搞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问题,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基层具体工作和自己岗位上,做到心想情系身边群众,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力所能及地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勇于修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党员、干部要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一是坚持问题导向,这是自我革命的基本着力点;二是勇于修正错误,这是自我革命的根本路径。可以说,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自我革命就是定了方向,也无从下手;反之,知道了问题所在,而不去修正错误,做不到知错就改的话,自我革命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基层党支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对照党章党规、对照先进典型和身边榜样,检视自身短板和不足,对症下药,加以彻底解决。通过不断修正自身错误,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在各自岗位和具体工作生活中充分发挥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基层党员、干部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自我革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在不断否定和否定之否定中前进发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就是在自我扬弃和自我否定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政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只有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丝毫不害怕失去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和传家宝。基层党支部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错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我们要大胆使用、经常使用、用够用好,使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一种责任,使这个武器越用越灵、越用越有效果。”基层党支部要教育引导新时代党员、干部多用、常用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不掩饰缺点,不回避问题,敢于揭短亮丑,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取得不断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