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资料网移动版

考试资料网 > 外语 > 英语四级考试 > 英语四级真题 >

元宵节遇上情人节(元宵节遇上情人节主题)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其所表达的主旨众说纷纭。但这最后一句的深情执著,却让许多人看到了美好的爱情和遇见。

与这首词同样绝美的,还有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上元佳节,街市上的花灯,将昏暗的傍晚映照得犹如白昼。此时一轮圆满明亮的月,好似世间最皎洁的花灯,悄然挂在了刚吐新芽的柳梢之上。这个时间,正是才子与佳人约好的时间。多美的等待和相约啊!

古人的笔下,热闹非凡的元宵节,增添了许多浪漫的气息。元夕的浪漫是文人赋予的,文人的浪漫,亦是元夕本身就存在的氛围。所以后人都把元宵节视为中国的情人节。

古代没有情人节一说,可在他们眼中,元夜是美好爱情发生的最佳时间。那璀璨夺目的花灯,似乎就是誓言的见证。哪怕如辛弃疾那般惊鸿一瞥,哪怕如欧阳修笔下那般只有一夜情缘,也如烟花绽放的瞬间,从此留存在了心间。

所以元宵节在古代,就是现在所说的情人节。为何元夕有这般浪漫的氛围?为何成为古人心中恋爱的最佳节日呢?

从南朝开始,元夜就有着浓烈的浪漫色彩。杨坚建立隋国之后,大破南朝陈,陈的乐昌公主自知难逃被俘虏的命运,便将一面铜镜分为两半,一半珍重收藏,一半留给了丈夫徐德言。他们相约,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长安街头买铜镜,希望能够劫后重逢。

乐昌公主被俘虏后送到了杨素府中,而徐德言却不知道被发配至何处。她没有忘记那个约定,每年都会拿着铜镜去街上等待,希望能够看到丈夫的身影。

第一年的元夜过去了。

第二年也过去了。

乐昌公主始终没有等到自己的爱人。“或许徐德言早已遭遇了不测。”忠诚的老仆这样劝诫公主。公主又何曾不知道那个年代意外频发,想到与丈夫琴瑟和鸣的过去,她泪流满面。第三年,她依旧按照约定,依旧让老仆在街头叫卖铜镜,终于遇到了一位手持半面铜镜的书生。

书生便是徐德言,听到公主在杨素府中,心中十分失望。因为公主成为了杨素的侍妾,他们想要复合,谈何容易。可没想到杨素听到二人凄美的故事之后,居然动了恻隐之心,大方地成全了二人。此后他们二人隐居江湖,安然度过了一生,这便是破镜重圆的故事。

元宵节之所以能够成为古代的情人节,还是因为节日本身的习俗特色。元宵节又叫灯节,隋唐以后几乎是古代最为热闹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大街上张灯结彩,彻夜的彩灯与烟火,将黑夜映照成了明昼,成群的商贩、戏班子、杂技团都会涌至街头。

古代难得这样的盛会,平日高高在上的王公贵胄,都会带着家眷出门游玩。广大百姓定然也不会错过一年一度的盛会,那些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年轻女子,都会精心打扮一番,到街上赏灯。才子俊彦又如何会忽视这般盛大的场面?

所以这就好比是一个全民参与的文化民俗大派对,年轻的陌生男女有各种相识的机会,或是一场璀璨夺目的烟花表演,一对男女穿越人群在烟火下邂逅;或是猜灯谜的场所,一位才子才思敏捷,场下观看的女子芳心暗许;又或是在熙熙攘攘的街道走过,擦肩而过的一见钟情。

相比西方情人节的玫瑰巧克力,中国元宵节的爱情更加唯美动人,因此元夜能够赋予才子佳人浪漫的灵感,从而为中国文化留下那么多美丽的诗篇和故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