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学校有哪些方面(专科院校都有哪些)
时间:2022-12-14 22:26 来源:考试资源网 作者:admin 点击:次
我知道!我先说!“有编选编!” 但要是没编制呢? 那就要结合硕博人士的自身情况,还有以下这几个方面(划重点)去仔细考虑了。 “只要没编制,公办民办都一样?”从笔者高校工作过的经历来看,由于没编制,那种浮萍一般的感觉确实是公办民办都一样…… 但是从【福利待遇】【职场体验】【发展空间】等方面来看,区别不是一点半点。 不一定。 说说大家最关心的福利待遇:公办民办对大学老师的收入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 (以下不考虑地区差异) 无编的公办大专—— 优势:一般来说,无论有编无编,如今公办高校招聘都宣称“同工同酬”;职称和课时绩效的考核标准基本是一样的。劣势:无编和有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社保的缴费比例和年终绩效。民办本科—— 优势:每月到手的工资可能比公办高一些。劣势:普遍基本工资不高,主要靠课时费,多劳多得类型;寒暑假很多只发基本工资,甚至有的高校只发基本工资的80%左右;公积金社保都是最低标准;很多民办高校没有设置年终奖。补充一点,公办的大专职校在体系中还有国家公办与普通公办的区别—— 如果是国家级示范性重点公办职校,绩效和课时费的待遇还是很可观的!基本工资的基数也会比较高,国家在经费上的投入也会更多,整体收入上大于其他普通高校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只是普通公办,可以参考当地普通高中的老师待遇水平(有的地区会出现普高老师待遇更高的情况)。无编的公办大专—— 从生源上看,学生对学习的热衷程度普遍不高,教学成就感相对较小;公办学校的规章制度、行政人事、教学教务、科研平台等方面会比较完善,但同时也会有一些“官场作风”存在,老师的自由程度不高;由于没有编制,所以升职很难。办公室有编的老员工资历深待遇好,对比之下,无编的年轻老师心理落差大。普遍放假早,收假晚;民办本科—— 由于民办本科的学费高,学校的资金实力比较雄厚,教学硬件设施普遍全面且现代;本质企业+参照事业单位管理条例的“混搭”管理风格,相对公办来说,日常工作的处理方式比较灵活,但同时存在随着领导个人喜好而朝令夕改的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办公室环境整体年轻化,同事相处起来关系比较融洽;寒暑假或许会有招生任务;“公办无编难以升职,民办职称不受认可……” 说到底,你是喜欢安稳的?还是追求更高职场地位的? 除了一些公办大专和民办本科的客观因素,更多地还是要结合硕博求职者自身的职业规划。 从发展规划来看—— 想未来跳到公办本科,有些人会选择先去民办本科积累工作经验;不过民办本科职称的认可度上,具体到不同公办高校也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本科,但是民办的职称,公办不一定认。 反正去公办本科也是非升即走,一些大学老师宁愿留在公办大专,等待扩编机会;很多大学老师把民办本科当作是去公办本科的“跳板”,所以民办本科的离职率还是比较高的;而公办大专的老师们很多是为了留在高校,等待入编,加上科研压力远远小于公办本科,所以离职率较低。 由于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发展】一词的具体定义,还是要看自己的人生追求。 如果要去公办大专,最好了解一下学校的层级。 即便去不了国家级示范性的职业院校,每个省份都有几所当地比较有名的公办专科学校,对比其他普通公办来说,前者的学校规模,资金实力,生源等各方面的条件都会更好一些。 因为大专院校更多是培养对口企业的技术人才,所以老师们也基本以横向课题或者是应用研究为主。比较看重科研发展的老师们,也有机会借助国家的科研资金投入,保证自身技术水平在专业领域内能够跟上当下企业的发展步伐。 如果要去民办本科,最好注意以下几点: 1.公办的层级是国家定的,民办的排名仅做参考,完全看排名选民办不太靠谱。 2.是不是“待遇高就去哪家?” 民办本科的工资可能会比公办要高,但是福利与待遇远没有公办稳定。所以长远来看,未来还打算往公办本科发展,那么最好是选择一所自由时间较多,职称考核较低的民办本科,这样你才有时间备考博士。 高校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当你在没编制的情况下工作了很多年,最后却依然没等到一个编制时……钱没有,编没有,还很难跳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尤其是非技术专业的文科老师们)。 此时沉没成本已经很大,就很难有勇气再跳出“围城”。 所以,当很多硕博人询问:“公办大专和民办本科,我该怎么选?”时,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心态自洽——即便当下的选择考虑好了,未来仍会有更多需要抉择的地方,最后发现,原来没选择的那一条路其实都是遗憾的。 来源|高校人才网 (责任编辑:admin) |